【净心的文字·一周一字】
【游】(yóu)
康熙字典记载
《巳集上》《水字部》 ·游
〔古文〕汓《唐韵》以周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夷周切,音猷。水名。《水经注》淮水於淮浦县枝分,北为游水。 又浮行也。《尔雅·释水》顺流而下曰遡游。《诗·秦风》遡游从之。 又《周礼·天官》阍人,王宫每门四人,囿游亦如之。《注》游,离宫也。 又《管子·首宪篇》分理以为十游,游为之宗。 又《尚书·考灵曜》地有四游,常动而人不知。 又玩物适情之意。《礼·少仪》士依於德,游於艺。 又闲旷也。《礼·王制》无游民。 又自适貌。《诗·小雅》愼尔优游。 又枝叶扶疏貌。《诗·郑风》隰有游龙。《传》龙红草也。《笺》游,犹放纵也。言红草放纵枝叶于隰中。 又《集韵》徐由切,音囚。义同。 又《集韵》《正韵》力求切,音留。旌旗之旒也。本作斿。亦作旒。《左传·桓二年》鞶厉游缨。 又九游,星也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九游九星,在玉井西南。 又《韵补》叶延知切,音移。《司马相如·上林赋》拖蜺旌,靡云旗。前皮轩,后道游。 又叶衣虚切,音於。《万震南州异物志赞》合浦之人,习水善游。上视层潭,如猿仰株。*考证:〔《礼·少仪》少依于德,游於艺。〕 谨照原文少改士。于改於。
基本解释
1、人或动物在水里自由行动:~泳。~水。
2、不固定:游资。游走。游牧。游行。游学(古指离开本乡到外地或外国求学)。游击。游弋。游离。游子(离家久居外乡的人)。
3、河流的一段:上~。中~。下~。
4、交往,来往:交~。
5、从容地行走:周~。~历。~逛。~兴(xìng)。~记。~说(shuō)。~山玩水。
6、姓。